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施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闹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小题1:选出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小题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的一项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一观点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小题4: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建筑。

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可见小院必定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的欣赏与创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9/a6934daee65b0e0bc11beb14b6e2fb3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在废除包税制后,穆罕默德·阿里把包税地全部收归国有,他将其中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另一半作为官田租给农民耕种。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世界各国对饮用水质都很关注,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健康饮用水应当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矿泉水是健康水之冠。①约有170毫克/升的硬度,②水中溶解性固体(融在水中的有益的矿物质)为300毫克/升左右,硬度和溶解性固体都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关系;③③水的PH值偏碱性,一般井水和市政给水的PH值都在7.0以上。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同时满足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