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7×32=28×8是比例.______.

题型:解答题

题目:

7×32=28×8是比例.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8/73cab931da4d434d53a20e40167933c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7.3是一位小数,6.04是两位小数,所以积里面是1+2=3,即三位小数.0.021去掉小数点后扩大了1000倍.故答案为:三,1000.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论语 》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小题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