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6分)材料一: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

题型:论述题

题目:

(16分)材料一: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农村居民目前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改善。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10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8/05b5e03fde6bc773f0458a09175cd89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2月21日到来之前,科学家根据太阳活动、地壳运动,天体运动规律,提前辟谣“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只是玛雅人历法一次循环的终结。”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就是指可燃物质与氧进行激烈化合并伴有放热和发光的物理过程

B.向燃料中供入足量的空气,并使之充分均匀地混合,有助于燃烧

C.有点火源,则可以利用外部能源,使燃料空气混合物中的一小部分达到着火温度而开始燃烧

D.燃烧必须具有发展燃烧过程的条件,包括维持稳定的高温区和一定的停留空间,保证燃烧反应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