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8分)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

题型:实验题

题目:

(8分)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类别ABCD
DDT含量(ppm)0.0080.390.03   3.27
(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该食物链中,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千焦的能量,最少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                              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                                 

(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5)若该湖泊中生活着少量扬子鳄,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请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扬子鳄的生存与繁衍:                                                  

答案:

(1)A→C→B→D    2500千焦

(2)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

(4)自我调节能力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5)迁出该湖泊,人工圈养,建立繁殖研究中心进行繁育等(答对一项得1分,本题最高得2分)

题目分析:(1)由于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食物链是:A→C→B→D,而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在该食物链,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千焦能量,最少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0千焦÷20%÷20%=2500千焦;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表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污染;

(4)如果该湖泊中生活着少量扬子鳄,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请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扬子鳄的生存与繁衍:不向河中乱扔垃圾,加强水域污染防护等.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