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二、自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二、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

——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的内涵。(2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

(3)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点提出的原因。(5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7/8cfbb391e450aa7492f22809497cf88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000×2.25%×1×(1-5%),=22.5×0.95,≈21.38(元);1000×2.7%×2×(1-5%),=51.3(元);1000×3.24%×3×(1-5%),=92.34(元);本金/元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利息税率到期实得利息/元10001年2.25%5...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