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材料二: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目:

材料一: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 * * * * 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件大事,不会允许物价上涨的不可遏制。温 * * * * 提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请回答: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阐述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举措的经济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材料一说明,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特别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偏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②物价持续走高,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从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引起经济波动,扰乱经济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

(2)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我国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生产发展,搞活流通,规范市场秩序。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因此,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适度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增加供应,抑制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④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搞好流通,降低流通环节的浪费和成本。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根据句子中的注音写出词语。

(1)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ōng lóng__________、幽雅。

(2)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3)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sè suō________着。

(4)除非是为了xuàn yào__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5)你洁白的身影,让qiáo cuì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