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条支流,水流比较平缓的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条支流,水流比较平缓的是__________。

(2)A村庄所在地与最高山峰间的温度差约为__________℃。

(3)如果在图中河流上拟建一水电站大坝,

请用“=”符号标出最佳坝址。修大坝可能带来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

(2)2.2℃

(3)标注略 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4)乙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

(3)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

(4)两个山顶之间的低矮部分表示鞍部。

(5)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中一般发育河流。

(6)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7)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

(8)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

(9)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10)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11)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4题。

“大约在公元700年,北欧国家进入了维金时代。这一时代的特点是,大批青年竞相扬帆出海,驶往一切欧洲国家进行征战和从事贸易。维金时代有一条横贯北大西洋西部的航线。这条航线使用者主要是挪威人和冰岛发现之后的冰岛人。随着时光的推移,北欧人在这条航线上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岛屿。他们便在岛上定居下来,首先被发现的是舍德兰群岛和奥肯尼岛;然后是法罗群岛和冰岛;最后是格陵兰岛。作为北欧人向西方拓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北欧人最终到达了美洲的海岸,这一切发生在哥伦布时代之前约 500年。”

海尔格·因斯塔特认为,维金时代的北欧人能够雄心勃勃地向西和向北扩张,首先借助于当时发达的远洋造船业,他进而指出,这在挪威维金时代的坟墓中出土的船只提供了证据。公元800年建造的乌斯堡船装潢华丽,船长21.5米。公元850年至900年之间建造的高克斯塔船长度超过23米。这些船中有的具有漂洋过海的能力,为维金人满足占领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格陵兰岛,面积多达217.56万平方公里,属于世界第一大岛。早年,这里曾是二片人所不知的陆地,到了公元986年,一位叫“红发埃里克”的人在岛上出现了,并在岛的西部地区建立了殖民点。按照海尔格·因斯塔特的解释,“红发埃里克”生于挪威,后从挪威的雅伦移居到冰岛。这位不大守规矩的人,因在冰岛犯法被逐,于公元981年或982年驾船驶向西方,通过丹麦海峡,发现了格陵兰岛。

“红发埃里克”生有一子,他的名字叫雷夫·埃里克森,长大后子承父业,继续西进,成了发现美洲大陆的先驱者之一。海尔格·因斯塔特指出,他们最先到达了美洲的温兰,这一壮举在“格陵兰传说”中被保存下来。

海尔格·因斯塔特

  • [a]北欧人在格陵兰岛上的定居情况时说,主要有两个:一是南部的东定居点;二是北部的西定居点。考古人员
  • [b]在定居点发掘出300多座农场,70多座教堂和两座修道院的
  • [c]。学者们
  • [d]这些定居点在它的鼎盛时期有4000多人生活在那里。岛上的人们与挪威的卑尔根之间,还有一条直通的航线,保证着西进者与北欧的经济与文化联系。

    (摘自《中国地理》)

下面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条航线使用者主要是挪威人和冰岛发现之后的冰岛人。

A.冰岛被发现以后到冰岛上的各种人

B.发现冰岛的人,不包括原冰岛人

C.冰岛被发现后所有在冰岛上的人

D.冰岛被发现以后出生的冰岛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