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6/f66b00e3f98e8ac19d7eea76b502b02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三角形的面积为103∴S=12acsin60°=103∴ac=40 ①∵三角形的周长为20∴b=20-(a+c)由余弦定理得;cos60°=a2+c2-b22ac=(a+c)2-2ac-b22ac=(b-20)2-80-b280=12整理得:40=-40b+320∴b=7a+c=13 ②∵a<b<c ③联立①②③得,∴a=5 c=8综上所述:a=5,b=7,c=8.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场台风,把这座美丽的小城变成了汪洋大海。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浪高水急,船小人多,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有人提议得下去两个人,不然的话大家都会被淹死。提议是正确的,得到全船人的拥护,可是让谁下去呢?

       谁下去谁就会立即被洪水吞没。船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洪水越来越急,小船已经进水了,眼看就要沉没。这时一位白发的老人说:“我下去吧,我已70多岁了,是船上岁数最大的人,你们年轻人活着比我用处大。”说着就要往水里跳。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位瘦得皮包骨头的小伙子说:“我也下去,我得了绝症,医生说没有多长时间了。迟早也是死,倒不如就死在今天。也好留下一个健康人的性命。”说着也要往水里跳。

       正在这时,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伸手把他们两人拉住了。他问老人:“您的体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说:“100斤左右。”中年人又问小伙子体重是多少,小伙子说:“只有80斤。”中年人说:“那你们两个都别下去,我一个人下去就行了。”老人说:“别别,你年轻力壮,正是好时光,要珍惜生命啊!”小伙子也紧拉着汉子的衣襟。中年人着急的说:“我180斤,正好是你们两人的体重之和,一样的重量,我下去只死一个人,你俩下去两个性命就完了。这么简单的算式你们难道不会算吗?”说着用力挣脱小伙子的手,纵身跳进了汹涌的洪水中,一个巨浪打来,中年人再也没有露出头。

       全船人好似回到了小学时代。望着中年人跳水的地方,就像盯着黑板上老师出的数学题,嘴里喃喃着:180=100+80……100+80=180……人们打开中年人留下的黑皮包,得知他叫张茂德,正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

       台风过去,洪水退尽,小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在小城中心广场建起一尊张茂德塑像,碑文是这样写的:

       你用宝贵的生命证明了一道数学“难题”:100+80=180…… (作者:顾文俊选自《青年文摘》绿版2007年第1期)

1.这篇小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主人公是谁?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研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

(1)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如果删去句中划横线词语,句子的意思表达受到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问老人:“您的体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说:“100斤左右。”老人“一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张茂德的行为跟他小学数学老师的身份有联系吗?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