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铁证。因此,在中国尚未摆脱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市场经济制度刚刚萌芽,中国人尚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的历史背景下,就提出了消灭封、,资、修的“革命有理”或“造反有理”的口号。这种司空见惯的“理论”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解。事实上,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们摆脱封建农奴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人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市场经济制度能够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个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条件下,人们才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换,从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和“为己互利”的经济道德。这种利己不损人的道德正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道德,因而,它不仅可以称为“合理利己主义”,更应该称为“合理利他主义”,一种更能体现社会正义的、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事实上,只有在这种“利己不损人”的市场经济关系中,人们才能够摆脱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劳动者或经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生产资料已经不仅仅表现为土地和简单的加工工具,而是包含着巨额社会财富积累的大型工业设备。这就是用于社会再生产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是全体人的社会财富,也是全体人实现再生产和持续生活的生命线。因此如何保证这些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值就成为摆在人类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资本应当由私人企业家管理,还是归国家管理?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回答是,只有将这些社会资本交给那些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他们不仅具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而且面对私有产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以最大利润为目标来保证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值。否则,这些企业家就必须由别人取代。而中国革命者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将土地和社会资本收归国有,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计划管理,才是公平合理的。至于是否有效率,则不在考虑之列。

(节选自王国乡《求解伦理学难题》)

1.下列对“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人们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换的条件下形成的。

B.“合理利己主义”可以表现为两种道德:一是“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一是“为已互利”的经济道德。

C.“合理利己主义”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道德,它更是体现社会正义,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更恰当的名称是“合理利他主义”,它实现了人性解放,使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2.下列各项关于文章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市场经济能否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者能否成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

B.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份子提出消灭封、资、修的口号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解,这种误解是因为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

C.管理企业的经验、私有产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私人企业家极具市场竞争性。

D.只要在市场经济关系中,贯彻了“利己不损人”的观念,人们就能够摆脱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理利己主义”是适应市场经济制度而产生的,因此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都不大可能产生“合理利己主义”。

B.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问题上,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认为,国家的管理不如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有效率。

C.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的依据之一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完全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劳动者。

D.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国革命者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上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6/b84568ae66bd487f0336e9ce19aeb41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地处中原某省的A公司是一家具有40年历史、以尿素为核心产品的企业。2002年公司完成改制,2006年底上市成功。

2006年底,A公司的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5万吨、尿素120万吨,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目前公司的生产线均在X市。

由于A公司改制比较彻底,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一次性妥善处理,企业包袱很轻。企业改制后,不断加强成本控制,无论是在投资方面还是在生产方面均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目前,A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在省内排名第一、在全行业排名第5。

A公司产品深入人心,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尽管其销售价格比同类产品略高,但消费者比较认可,产品始终供不应求。公司在区域市场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销售网络和经销商评价控制体系。由于销售行规是先付款后提货,因此企业基本不存在应收账款。

尿素是最主要的氮肥之一,专家预测未来30年内没有替代品。2001年起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全国尿素产能急剧扩大。2000年全国产能3600万吨,2006年达到4900万吨,2007年约为5400万吨,而2007年的需求约4600万吨,国内氮肥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尽管近几年国内氮肥需求量增加较快,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国内氮肥需求的长期增长率仅有l.5%~2%,需求增长缓慢,同时,国家限制化肥产品出口的政策又使企业产品外销受到制约。

为加大支农力度,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化肥行业的政策,如电力价格优

惠0.2元/度,铁路运输价格较低,无增值税等。

从市场来看,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湖北6省尿素使用量占全国5成以上,东北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由于尿素单价不高而无法承受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因此,一个尿素生产厂不可能覆盖太大的市场区域。

国内尿素生产企业大约五六百家,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不具有竞争力,其中至少30%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国际化肥巨头已开始在中国进行产业

布局,国内部分企业也开始参与化肥企业的产业整合。

A公司经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董事会决定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扩大尿素的产能,以获得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问题:

1.结合材料,利用SWOT工具分析A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2.分析A公司董事会决定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扩大产能的原因。

3.企业总体战略一般包括哪4类?A公司现有的总体战略属于哪一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