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灾难也是累积文化财富 柯倩婷 冯小刚的《唐山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忆灾难也是累积文化财富

柯倩婷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是典型的中国式灾难故事片。电影巧妙地通过亲情的离合来诠释灾难带来的痛苦,催泪的同时售卖廉价的亲情安慰剂。电影的结局,女儿埋藏了三十二年的对母亲的恨,融化为忏悔的泪水。这种浪漫抒情的灾难叙事,以虚幻的和解、团圆、安顿来逃避现实与心灵的重负,无助于我们理解灾难、治愈创伤。那些忘却了真实与残酷而粉饰太平的故事,就像一场覆盖了坑坑洼洼的烂路的大雪,积雪融化之后道路加倍泥泞。

灾难的毁灭力量在于它不仅摧残生命、夺走我们熟悉的家园,更在于它摧毁了我们对世界的信任,拆解了生命意义得以确立的信仰。灾难带来的创痛并不因遗忘得以抚平,而是潜藏在幸存者的内心最深处。对灾难的记忆应直面这个“伤口”,只有理解灾难,才可能有勇气去面对灾难,从而治愈创伤。如果幸存者的经历不为自己所理解,或者不为聆听者所认同,他就会如祥林嫂那般变得加倍恐惧与麻木。

万万千千的幸存者的记忆以什么方式保存,又以什么方式为后世的人所记起呢?个体的记忆一定要发生在集体的情境中,否则就等同于做梦。记忆如果要产生意义,就需要有人听到。因此,灾难记忆如果仅是幸存者的独白,会很快消失;它需要成为“集体记忆”,在社会框架中获得意义。历史事件要转化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就要进入到“文化记忆”的循环之中。只有幸存者的记忆进入了文化,例如口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纪念活动、文学、电影等等,它才开始进入“文化记忆”的循环,并为后辈所记起。“文化记忆”的方式越具有震撼力和创造性,越有可能在历史中留存,并获得丰富的意义。

物证是激活记忆的最有力量的媒介。印度的英迪拉·甘地纪念馆展出了她和她儿子被刺杀时的血衣;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遇难者遗骨;二战期间纳粹党卫军屠杀了奥拉都尔的六百多名村民,战后法国政府保持了该村的原貌,没有进行修复,只是在村口立了一块写着“记住”的牌子。血衣、尸骨与废墟并不美丽,但真实而有力。

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灾难,我们在震惊之后,又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记忆?关于汶川地震,我的一些艺术家朋友是这样记忆的:把遇难的孩子的名字刻在孩子们喜欢玩的弹珠上;收集死难者生前的用品、照片、文字,辅以他们的生平资料,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而不仅仅是死难数字中的一个。这样的记忆方式,让我想起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把二战时犹太受难者的名字和他们的生卒年月刻在黄铜上,将城市街道的砖头翻开,换上这些刻有

名字的石头。

没错,灾难是人类发展的“绊脚石”。暂停赶路的脚步,关注脚下的“绊脚石”,倾听那些逝去灵魂的声音,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价值,我们才不致再次摔倒,才会知道该往哪里走。

(原载《书屋》2010年第12期,有删改)

小题1:灾难记忆可以概括为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6分)

答:  ___                           ▲                              ____    

小题2:分析作者以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为例所表明的态度。(6分)

答:  ___                           ▲                              ____    

小题3:作者认为记忆灾难如何才能累积成文化财富?(6分)

答:  ___                           ▲                              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6/540a3ecd822c14c54854be229e13ca6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情况(2009年1~10月)

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销售面积增速

(%)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销售额增速

(%)

全国总计66368.7348.431529.1279.2
一、东部地区35190.9756.321789.4789.7
北京1757.59111.52323.58121.4
天津1005.8121.7693.3240.0
河北1977.5830.1626.7239.7
辽宁3816.4140.21524.0049.3
上海2770.8652.83463.58128.7
江苏7165.5679.13504.10109.6
浙江4130.5786.03149.87119.1
福建2130.6172.11142.34101.8
山东4812.7728.81672.1548.7
广东5235.6257.63455.3272.6
诲南387.4735.4234.4852.5
二、中部地区14300.8233.84336.9050.5
山西654.8015.2181.1937.2
吉林931.6225.4306.5744.6
黑龙江1229.3625.5422.8154.4
安徽2799.8828.3945.0339.3
江西1546.3252.9387.6976.2
河南2895.9933.9773.349.3
湖北1706.9634.2630.7149.6
湖南2535.9043.4689.6162.3
三、西部地区16877.0346.55402.7567.5
内蒙古1534.4213.1448.2628.5
广西1733.6540.5555.1556.2
重庆2831.6838.7969.2969.4
四川4206.9775.81513.5494.9
贵州1130.0768.6322.8994.7
云南1611.1732.9457.7640.9
西藏56.89-7.613.61-22.6
陕西1534.3861.3530.6179.3
甘肃521.4926.9127.1643.1
青海175.5465.841.0353.5
宁夏526.0129.3161.1864.3
新疆1014.7750.5262.2969.5

2008年1~10月,全国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A.3692元/平方米

B.3934元/平方米

C.4349元/平方米

D.4751元/平方米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男婴出生率,甲和乙展开了辩论。甲:人口统计发现一条规律:在新生婴儿中,男婴的出生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而不是1/2。乙:不对,许多资料都表明,多数国家和地区,例如日本、美国、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都是女人比男人多。可见,认为男婴出生率总在22/43上下波动是不成立的。试分析甲乙的对话,指出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能说明甲或乙的逻辑错误?()

A.甲所说的统计规律不存在

B.甲的统计调查不符合科学

C.乙的资料不可信

D.乙混淆了概念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