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干燥度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土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2009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干燥度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土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长时间持续的旱情。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的正确表述是[ ]

A.分布无明显的递变规律

B.大体由南向北递增

C.由内陆向沿海依次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数值上看,①、②两地的干燥度最大差值大体上介于0—15之间

B.②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又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少,所以干燥度数值较小

C.③地附近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那里的干湿变化十分明显

D.④地及附近地区的干燥度数值较小,不利于天然林的生长与分布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5/8572f62877c207b1abadefabd33aa8b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2009·济南模拟)“每天下午五点半,有么说么的小么哥和您不见不散。”齐鲁电视台的“小么哥”主持的《拉呱》节目深受观众好评。《拉呱》充满了百姓关注的民生新闻:鸡毛蒜皮、路见不平、拌嘴饶舌、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家庭和睦、邻里相帮……这说明《拉呱》节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遵循弘扬主旋律的原则

B.传统曲艺与时代精神的相结合

C.迎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D.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化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与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
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 ]的全球化城市。

下列对“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

B.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

C.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

D.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