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答案:

A.反应2Fe2++Br2=2Fe3++2Br-中,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Br-,所以还原性:Fe2+>Br-,反应2Fe3++2I-=2Fe2++I2中,还原剂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2+,所以还原性:I->Fe2+,所以还原性I->Fe2+>Br-,故A正确;

B.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

是6mol,即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B错误;

C.当通入2molCl2时,2mol的I-消耗氯气1mol,余下的1mol氯气再与2molFe2+反应,即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故C正确;

D.由B可知,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是4mol,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n(Fe2+):n(I-):n(Br-)=2:1:3,故D正确.

故选B.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各题

A图                 B图              C图               D图

小题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A图地貌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B图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造成的

C.C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带。

D.D图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往往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小题2:山前冲积扇的成因是                                           (   )

A.冰川的堆积作用

B.流水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作用小题3:下列关于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

A.高原地区光照充足,向阳的高坡是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

B.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C.山区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

D.山区选择公路关键是看地形条件如何,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