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哪些是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的因素()A、体温过低 B、休克 C、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哪些是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的因素()

A、体温过低

B、休克

C、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D、低血压

E、患者年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3/8bbfe92ff824995f2b11514de65605e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美国领土除本土48个州外,还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个海外州;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有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2)美国的本土部分地处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

试题推荐
题型: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_____________,江春人旧年。(玉湾《次北固山下》)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亮》)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题型:连线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三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 * * 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列宁

        材料四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 * * 《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应付什么问题而实行的?这一政策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取代?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提到“苏联的办法”,其基本做法如何?这样的办法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