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斯蒂芬·霍金在2011年初登录中国的新著《大设计》(The Grand D.es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斯蒂芬·霍金在2011年初登录中国的新著《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一书中则提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泰勒斯:世界是由“水”构成的

②毕达格拉斯:世界万物是由“数”决定的

③赫拉克利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

④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3/21aeace0cc380666637947b0b60df43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解析:汇票贴现的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的利息计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4分)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曾怀着对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到莫斯斯科旅行。

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

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                          

——《外交十记》 钱其琛 

材料二 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

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                            

——《外交十记》 钱其琛

回答:

(1)当法国两位作家到达苏联时,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呈现怎样的特征?根据材料,概括两位作家对当时苏联的印象和感觉(4分)

(2)材料中罗曼•••罗兰和纪德担忧什么?(2分)

材料三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位于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的大发展为基础。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

回答:

(3)从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过哪几次重大调整?各有何作用?(4分)

(4)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成功的调整?各起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