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

题型:选择题

题目: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 * * ,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2/14cf1cab8e63639439aa306f65c3549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6分)(1)1:8      (2)8     (3)Fe2+ - e-= Fe3+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根据下面的相关教学背景,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音乐剧《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它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包括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剧中一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中的经典。2003年音乐剧《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演,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那么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撼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患儿,男性,6岁。腹痛半天,解稀便一次,发热6小时,昏迷3小时入院。入院前6小时(14:00)突然高热,体温39.5℃,无咳嗽流涕,无腹痛腹泻,无呕吐。16:50左右全身抽搐,四肢僵硬,双眼向上凝视,口吐白沫,约持续3~4分钟。17:00许又相继抽搐2次,约持续3~5分钟。19:00许患儿进入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就医某院,诊断"乙型脑炎",肌肉注射地西泮5mg后转来。查体:T39.2℃,P142次/分,不规则,BP12.1/7.4kPa(90/56mmHg)。昏迷状态,呼之不应,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冰冷。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牙关紧咬,口腔无法检查。颈轻度抵抗。双肺叩诊清音,听诊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42次/分,听诊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增加,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6.5×109/L,N0.89,L0.10。其余未查。

为确诊应采用何种措施,进行的化验是()

A.温盐水灌肠

B.查大便常规和细菌培养

C.血常规

D.腹腔穿刺

E.胃内灌入冰盐水

F.痰细菌培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