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流域内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流域内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

A.西南→东北

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小题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

A.S1

B.S2

C.S3

D.S4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1/fbd9001e30c6a9f36c3bc3a44e9f5b7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题目分析:“世袭制”就是古代皇帝下台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儿子。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家长”的传承还可分为...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2.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革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