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下列问题。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下列问题。

小题1:图1中的斜线为晨昏线中的晨线。此时

A.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

B.②地白昼长于③地

C.晨线上的太阳高度不同

D.晨线上各地日落时间相同小题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副热带高压

D.西南季风小题3:关于太阳年辐射总量在4000以内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农作物品种单一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题目分析:

小题1:图中虚线为晨线,所以图中虚线右侧为昼,图中纬线向北增大为北半球,越往北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选项错误;②地纬度高于③地,所以②地昼长长于③地,B选项正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C选项错误;晨线上各地同时日出,但是地方时不同,晨线上各地不会同时位于昏线,不可能同时日落,日落的地方时也不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判断:①地太阳辐射总量大于6000百万焦耳/平方米•年,②地太阳辐射总量小于3500百万焦耳/平方米•年,①地太阳辐射总量远远高于②地。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定位①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势较高地区,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重要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A选项正确;①②两地纬度位置差异小,B选项错误;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小,C选项错误;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与西南季风的关系小,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图示太阳年辐射总量在4000以内区域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A选项正确;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选项错误;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C选项错误;农作物品种丰富,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21 分)

(1)在某地做探究水沸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此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的大气压值如图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________mm 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其中____图是放在较高楼层时的情况。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