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下列四字词语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了望/瞭穷困撩倒/潦不温不火/瘟坐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对下列四字词语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了望/瞭穷困撩倒/潦不温不火/瘟坐想其成/享

B.反聘/返味同嚼腊/蜡凤毛鳞角/麟明辩是非/辨

C.公伤事故/工攻势凌利/厉勾通南北/沟纷至踏耒/沓

D.及及可危/亟人才倍出/辈开城布公/诚因咽废食/噎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1/e619dc027bbb15e57285775fd750c03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当c<0时,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乘以负数c,则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即ac<bc.故本选项错误;B、当c<0时,不等式a>b的两边同时除以负数c,则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即ac<bc.故本选项错误;C、在不等式a...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回答: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异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