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 = 2NaNO2+H2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如下反应:6NO2+8NH3 = 7N2+12H2O 若某工厂排放的尾气中二氧化氮含量为0.5%(体积分数),处理1×103m3(标准状况)这种尾气,需要多少千克氨气?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1/4e139a3fbd111c790c5d497cae69508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1:2,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正税附加
经济恢复时期3806.50494.54443.8850.66合计13.00其中:正税11.70
“一五”时期8017.80933 21847.4585.7611.6010.60
“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
1963~1965年5004.50373.02333.4240.607.50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 * *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3月5日)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