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山东历史的发展,折射出历史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山东历史的发展,折射出历史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回答,图二与图一相比,古代对山东地区的管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

材料二 明清城市分布与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一、二,明清时期城市发展较秦朝城市有什么变化?(2分)

材料三  20世纪初山东的工商业城市

(3)据材料二、三,指出近代山东城市与明清时期相比在分布与功能产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4)导致近代山东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措施: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修驰道。(3分)意义:加强了对山东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

(2)变化:由军事、政治功能到以经济功能为主,工商业发达。(2分)

(3)分布:城市分布由以运河沿线为主向铁路沿线扩展;(2分)由以内陆为主向沿海扩展;(2分)功能:由传统工商业城镇到近代工商业城市兴起。(2分)

(4)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2分)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C和CuO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Cu2O、CO2、CO。现将1 g碳粉跟8 g CuO混合,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并收集残余的气体,测得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1 g,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 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固体混合物时,有0.6 g碳参加了反应

B.试管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共转移电子0.15 mol

C.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2 g

D.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1 mol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