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1)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1)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______(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m1=45.0g,m2=1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分别为OP=44.00cm、ON=60.00cm、OM=23.00cm,则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由于落点比较密集,又较多,每次测量距离很难,确定落点平均位置的方法是最小圆法,即用尽可能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落点的平均位置以减小偶然误差;

(2)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测量平均落点的位置,找到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因此步骤中D、E是必须的,而且D要在E之前.至于用天平秤质量先后均可以.所以答案是ADE

(3)设落地时间为t,则v1=

OP
t
v′1=
OM
t
v′2=
ON
t

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m1v1=m1v1′+m2v2

所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m1?OM+m2?ON=m1?OP 成立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动能是守恒的,则有

1
2
m1v12=
1
2
m1v12+
1
2
m2v22

即m1?OM2+m2?ON2=m1?OP2成立

(4)碰撞前后总动量之比:

P′1
P′2
=
m1OP
m1OM+m2ON
=
45×44
45×23+15×60
=
1980
1935
=1.02

故答案为:(1)偶然误差;(2)ADE;(3)m1?OM+m2?ON=m1?OP;m1?OM2+m2?ON2=m1?OP2;(4)1.02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某个航班的全体乘务员中,飞机驾驶员、副驾驶员和飞行工程师分别是余味、张刚和王飞中的某一位。已知:副驾驶员是个独生子,钱挣得最少;王飞与张刚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驾驶员多。 从以上陈述,可以推出下面哪一个选项为真

A.王飞是飞机工程师,张刚是驾驶员。

B.余味是副驾驶员,王飞是驾驶员。

C.余味是驾驶员,张刚是飞机工程师。

D.张刚是驾驶员,余味是飞机工程师。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孩,7岁,1周前开始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下降,大便干结,轻度腹胀,近2日轻咳无痰。体检:体温38.9℃,神志清,软弱,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略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无压痛。血常规:白细胞数4.6×10/L,中性粒细胞0.68,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肥达反应:O效价1∶40,H效价1∶80,胸部X线正常。

病人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该病人入院时应是伤寒的()

A.前驱期

B.初期

C.缓解期

D.极期

E.恢复期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