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7年2月26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举办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

题型:选择题

题目:

2007年2月26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举办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9位个人和1个群体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此外,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典礼还向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表达特别的致敬。在2006年中,温暖和感动我们的是: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的丁晓兵、排除炸弹1.5万多枚的王百姓、 “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的霍英东、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季羡林、发誓 “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的大学者叶笃正、150项革新带来8000万元效益的“蓝领专家”孔祥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的农民林秀贞、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的阳光少年黄舸、青岛爱心群体“微尘”。

在这期节目里,那些感动的故事再次让人泪水盈眶,那些高尚的精神让人心情激荡,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很多观众表示,《感动中国》节目“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感动中国》所提倡的精神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在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感动中国》所提倡的精神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在当今社会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主义文化,始终坚持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此题 以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感动中国》节目这一精神文化品牌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此题实际上有两问,第一问必须根据材料说明《感动中国》所提倡的精神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第二问应指出这种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引导作用。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广东的一家企业在北京登报,以年薪50万招聘厂长,承受力不强的北京人当时如同经历一次炸弹爆炸。几年过去,在报纸上登广告以年薪几十万招聘人才的事已经不那么令人惊奇了。在北京的猎头公司里,随便调出一份求职者名单,你便会发现80%以上的求职者自己开出的月薪要求都在几万元以上。但是另外一面,从传统国营企业被辞退的员工,即使是四、五百元的月薪要求,也很难找到工作。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现在人们对月薪上万元的收入要求已经视若平常了

B.招聘人才的投入越来越大

C.人才的价值在今天越来越体现出来

D.人与人之间在从业和收入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