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阔chuò( ) shì( )擦wǎn()惜hūn( )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阔 chuò (     )         shì(     )擦      wǎn(     )惜   hūn (     )菜   门kǎn(     )  

咸hēng(     )酒店    tuí(     )唐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7/a148acd22540aded539645be11dc1d6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设商场购进A种商品x件,B种商品y件.根据题意,得120x+100y=3600018x+20y=6000,解方程组,得x=200y=120.答:商场购进A种商品200件,B种商品120件.(2)设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m元.根据题意,得18×400+...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情:户籍所在地均为A市甲区的罗某和周某于1997年结婚,婚后二人一直居住在A市乙区。1999年3月起因工作关系,且加上夫妻感情不和,周某一直独居在A市丙区。2001年 7月,罗某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因迫于亲朋好友的压力,法院判决前罗某撤诉。但撤诉后罗某后悔了,于2002年2月又起诉离婚。法院觉得该案案情简单,适用简易程序,直接开庭判决驳回罗某离婚诉讼请求。罗某于 2002年8月又想起诉离婚,但发现周某的表哥吴某已经调到该法院当副院长,遂觉得打离婚官司无望,于2002年9月离家外出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认识潘某,后两人发展为同居关系,骗得登记机关的结婚证书。因听人说自己这样已构成重婚罪,于是赶回老家,欲起诉与周某离婚。还未递交起诉状时,罗某因重婚罪被刑事拘留。后罗某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 2006年2月罗某尚在A市工区服刑期间,周某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请求。
问题:
1.罗某应向哪个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雨雾漓江图

丛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头上的纱巾,一直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与它形影不离。那江里的渔舟,江里的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朦胧诗里的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来到江边,想撩开雨雾的盖头,看一看它的娇美。我先向最近的一个标点走去,它圆圆的像是标点中的句号,我推断那是一把伞,伞下坐着的该是江边的一个垂钓者。等我走近了,才发现伞下空无一人。待我转身要离去时,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对我问候:“你好——你好——”我定睛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人影,还没容我醒过闷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诗中的佳句。于是我弓下身腰,仔细地寻觅。一看吓一跳,原来伞下竟是鸟笼里的一只伏在横杆上的鹦鹉。

我忍不住失声笑了起来。这时,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面对这只漓江鹦鹉,我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不然的话,学舌的鹦鹉何以会出口成章呢?

完全是出于好奇,我耐心等待它主人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它的主人有意安排在这儿,以鹦鹉的语言来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来:“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我已痴醉,就是没有他的邀请,我也会登上这条木船的,我想见一见这位摇船的民间奇才。

上船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游船,而是一只渔船。那摇船人解释说:“无人游江时,我这只船在这儿打鱼;有人过江了,我的船充当摆渡;当然也有愿意乘小船游江的,我便载客游江。”说着,他拉开一块雨布,拉出来一把矮矮的木椅子让我坐下。这一瞬间,我才看清木船主人的脸:他的脸清癯瘦削,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孙猴子。特别让我吃惊的是,他长着一只跛脚。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本想告诉他我是出于好奇,想看看撑船人的。不知为什么,嘴上却说出另一番话来:“随便你吧,随便你到什么地方。”

“我还是头一次碰上你这样的游客。”他说,“没有准确的去处,怎么定出出游的船价?”

我说:“我相信你是个诚实人,不会宰游客的。”

“何以见得?”他笑了起来,“说来听听!”

“你敢把鹦鹉放在江边,不怕人顺手牵羊地拿走。”我说,“要是有人把鹦鹉偷走,你不是太亏了吗?”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至此,我不想再和他兜圈子了,言明是鹦鹉为媒,引我和他来相见的。我来船上,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的笑声从高空跌落了下来,瞬间变得肃穆无声,历经了片刻的等待,他才对我说起他的故事:他自幼是个残疾,生下来父母就把他抛到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抱回家里养大成人的。两个老人先后走了,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接过这船这桨,开始了摇船生活。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捕鱼的鱼鹰,遇到这只只有一条腿的鹦鹉,想到鸟儿与他的命运近似,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了。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拔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因而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轮到我沉默无言了。我不知这个残疾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顺手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递到他的手里;为了防止他拒收,我说明天我来坐船。这是先交上定金。之后,我匆匆下船,走进雨雾茫茫的江滩。

“先生——先生——明天几点?”这是后边摇船人急切的声音。

我走近鹦鹉笼子,低声告诉它:“明天他回北京了——你学一遍。”这只鹦鹉,当真是学舌的神鸟,它立刻把我的话重复了一遍。我想让它转达我的声音,以防摇船人在这儿等我。

我回到江边公寓,站到玻璃的窗子前,想再看一眼那只木船的影子。——此时,漓江也变得若有若无,从刚才的那首朦胧诗,幻化成了一幅印象派的画,朦胧的画……

(选自学林出版社《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朦胧的诗意;又引出下文对漓江上摇船人的叙述,也与结尾的景物描写遥相呼应。

B.文章中逗点、句号、破折号、惊叹号、省略号等新颖别致的比喻,既串起漓江上的景物,又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起承传合,也增添了文章语言的魅力。

C.当我看清摇船人清癯瘦削的脸时,想到的是“孙猴子”。加点的“孙猴子”在文中是贬义词,作者在看到摇船人并非想象中的“民间奇才”后极度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D.文章虚构了我在漓江边上被一只鹦鹉吸引,进而结识了鹦鹉的主人——位身残志坚的摇船人自食其力的故事,表现了漓江的人情美。E.文章用插叙交代了摇船人的身世及独腿鹦鹉的来历,用他悲凄的身世与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对比,形成了震憾人心的审美效果。

小题2: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漓江边上的鹦鹉,这样写有什么用意7.(4分)

小题3:举例说明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小题4:作者听完摇船人的故事后,说“轮到我沉默无言了”。结合文章,对“沉默无言”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探究。(8分)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5岁。发现皮肤出血点2天来院。病前10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平素体健。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可及散在瘀点,无鼻衄及齿龈出血,肝、脾肋下未及。 F.PAIgG增高 G.凝血时间延长

提示: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考虑为"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问:关于该病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学龄期多见

B.1-5岁多见

C.出血程度较重

D.病程≤6月

E.病程>6月

F.血小板数<20×10/L

G.血小板数(30-20)×10/L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各少数民族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其依据是( )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方面权利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少数民族地区享有经济发展自主权

C.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