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产科护士王华为新生儿臀部护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哪一项()A、选择合适的尿布 B、使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产科护士王华为新生儿臀部护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哪一项()

A、选择合适的尿布

B、使用婴儿纸尿裤

C、及时温水清洗

D、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6/e91d430f2c48a7b5206fecf044ef086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7.8条第1款的规定,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污水泵5min的出水量,则其最小有效容积V=10×5×60÷1000=3(m3)。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交通部去年对全国十个大城市的统计,S市的汽车交通事故率最低,S市在前年实施了汽车特殊安检制度,提高了安检的标准和力度。为了有效降低汽车交通事故率,其他大城市也应当像S市那样,对本市的汽车实施特殊安检。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

A.在上述十个大城市中,在S市行驶的汽车中,外地汽车所占的比例最低

B.在上述十个大城市中,去年S市的汽车交通事故中,外地汽车肇事所占的比例最低

C.在上述十个大城市中,在S市行驶的汽车的总量最少

D.S市去年汽车交通事故的数量要少于前年

查看答案
题型:论述题

(3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7%,创年内新高。密切关注近期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的情况,科学研判并有效调控物价涨幅,切实减轻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已成为当前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     

材料二: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居民阶梯电价将划分三个档次,电价实行分档累进递增。第一档电量按满足居民基本用电需求确定,电价维持较低价格水平;第二档电量反映正常合理用电需求,电价逐步调整到弥补电力企业合理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水平;第三档电量,体现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电价反映资源稀缺状况和环境损害成本。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⑴、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指出物价特别是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10分)

⑵、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11分)

⑶从政治角度看,中 * * 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依据是什么?(10分)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匠人与大师
梁衡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 * * 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 * * 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 * * 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 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 * * 。____a____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有删减)
1.对文章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匠人与大师有何区别”这一话题,引出下文。
B.第②到第④段阐述匠人和大师三个方面的区别,三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为大师的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紧承上文深入论述。
D.第⑥段表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师思路对个人、民族和社会都有帮助,收束全文。
2.根据上下文判断应插入文中第⑤段画横线a处的论据是(     )
A.鲁班最初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
B.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科学、文学、哲学等。
C.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D.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公认,但晚年仍笔耕不辍,又在散文写作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3.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师需要创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艺,不断构思新的东西。
B.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之间,大师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C.在学科综合性运用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高。
D.大师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艺,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
4.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画线句引用“古语”证明观点,使得说理有出处、有根据,更具说服力。
B.画线句是证明“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这个观点的。
C.本段引用了画线句“古语”和拿破仑的名言说理,可知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D.“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句既有对第⑤段论证的总结,又与第六段的论证相互勾连。
5.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说理,诙谐风趣,说理生动。
B.文章句式多变,短句、长句兼用,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第④段。
C.文章用语准确,如第⑥段划线的“可能”一词,既强调了“我们”和大师之间的业绩差距,又兼顾到特殊情况。
D.文章巧用文言,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等句子,富有文采而不失简洁明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