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

题型:材料题

题目: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成为“发明大王”。研制电灯的关键是着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主观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6/474138db39c9607abe4b5d45adea5ca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5000m2,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某建筑公司负责施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桩基础采用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成孔后孔底虚铺土厚度120mm。
事件二:在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梁表面出现蜂窝和孔洞。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3层混凝土部分试块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实际强度经测试论证,仍达不到要求,后经设计单位验算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能。

3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