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利用的是淀粉遇碘液变______的原理来检验: (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利用的是淀粉遇碘液变______的原理来检验:

(1)1号试管可作为2号试管的对照,其中变蓝的试管是______号.原因:______;不变蓝的试管是______号.原因:______.

(2)把试管放在______℃温水中,是模拟的______的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______高温会______酶的活性,低温会______酶的活性.

(3)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号加入馒头块,都加入唾液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后,冷却后都滴加2滴碘液,则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说明碎屑比较容易消化.碎屑模拟的是______的咀嚼和______搅拌,为______性消化.

答案:

(1)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浆糊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溶液呈碘液的颜色,即淡黄色;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2)把试管放在 37℃温水中,是模拟的 人体的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 强高温会 破坏酶的活性,低温会 抑制酶的活性.

(3)若在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号加入馒头块,都加入唾液后放入37℃水中10分钟后,冷却后都滴加2滴碘液,则 1号试管不变蓝,说明碎屑比较容易消化.碎屑模拟的是 牙齿的咀嚼和 舌头搅拌,为 物理性消化.

故答案为:蓝

(1)1;变蓝;2;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了

(2)37;人体;强;破坏;抑制;

(3)1;牙齿;舌头;物理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患儿刘某,男,11岁。因高热1d由其父亲陪伴到某医院呼吸科就诊。接诊医生张某对刘某进行详细检查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嘱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但刘某的父亲以怕影响孩子学习为由,不同意住院检查治疗,并在病历上签署了“拒绝住院,后果自负”的意见。当晚刘某病情恶化,急送该院诊治,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病理诊断为暴发型脑炎。医师张某诊疗行为的性质应属于()

A.因医疗技术过失漏诊,不构成医疗事故

B.因医疗技术过失误诊,不构成医疗事故

C.因医疗责任过失漏诊,构成医疗事故

D.因医疗责任过失误诊,构成医疗事故

E.因患方原因,延误治疗,不构成医疗事故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固体的实验(装置图略).若欲完成该实验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实验室仅提供下列药品、仪器及用品:

稀硫酸、氧化铜粉末、锌粒;铁架台(带铁夹)、烧杯、漏斗、试管、药匙、胶头滴管、带孔导管胶塞、玻璃导管、橡皮管各1个;火柴、滤纸、纸槽.

请两位学生做实验:学生甲认为该实验不能完成,而学生乙认为该实验可以完成.

(1)学生甲查看提供的实验用品后,认为困难是 ______;

(2)学生乙是采用(写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来完成该实验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