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 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过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家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是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国家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治、经济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政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政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原文有删改)

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②表现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③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作铺垫。

作答这类题目时,一要考虑句子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二要考虑其对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的作用或意义。郁达夫的话直接点明沈葆桢故居的环境,着重突出其富丽和文化气息,而下文主要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政治功绩,显然具有铺垫作用。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