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林纾其人 李华龙 在“桐城派”后期作家中,有一个不懂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林纾其人

李华龙

在“桐城派”后期作家中,有一个不懂外文但会翻译的奇才,他一生先后翻译各国小说171种,计270册,被称之为“今世小说界泰斗”“我国翻译界先驱”,他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小说翻译家林纾。

林纾自己不懂外文,但他古文造诣很深,才思敏捷,记忆力特别好,有过目不忘、耳闻能记本领的奇才,先后与人合作,用古文翻译外国古典名著,是位不懂外语的著名翻译家。他所翻译的作品几乎全是凭懂外语的人的口述,他能下笔如流水,准确地将其翻译成中文,而且雅驯遒劲,深得人们的青睐。他翻译的处女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曾轰动京城一时,风行全国,被称之为“读者但见马克之花魂,亚猛之泪渍,小仲马之文心,冷红生之笔意,一时都活,为之欲叹观止”。从此他一书成名,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当时翻译外国小说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家。胡适还盛赞林纾所译的《茶花女》,认为《茶花女》的成绩遂替古文开辟一个新“殖民地”,比严复所云“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林纾不懂外文,口译者译错的他自然不知,所以他翻译的作品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删节、错译、漏译的也时有出现,意译部分过多,似有翻译与创作并用,给人以半译半写之感,这是他译著的不足之处。可贵的是,他自己做事自己承担,不推卸责任,他曾说过:“纾本不能西文,均取朋友口述而译,在海内所知,至于谬误之处,咸纾粗心浮意,信笔行之,咎均在己,与朋友无涉也。”

林纾是一位正直的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同情“戊戌变法”。面对当时外国的入侵,他痛心疾首,同仇敌忾。然而遗憾的是他从小受其父母“畏天循命”的封建观念影响,思想守旧,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即将兴起的时候,他又反对新文化运动,后被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人排挤出北京大学。为此,他愤愤不平,相继作《妖梦》《荆生》等文章讽刺胡适等人,对抗新文化运动。

林纾不仅是作家、翻译家兼善,而且书法绘画俱工。他摒弃一切,肆力画山水,潜心钻研书画。其中《江南雨上图》采用元代画家高克恭的画法,以横点画山,突出江南雨色的迷离。那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山头昏昏、林木蒙蒙的暴风雨来临之际的山区雨景在他的笔下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此图中似乎在表现一种矛盾的情感。这种矛盾的一方面是他对狂风暴雨来临前那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恶劣环境的一种恐怖和压抑感;另一方面“天变不足畏”,既然暴风雨来了,让我们从容面对吧!你看画中小路和水面一片白色,临水小屋中有人却安详自在,静坐观雨,似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无畏精神,充分表现出作者以画言志的真情实感。

林纾的另一幅《雪景山水图》用墨极为成功,浓、淡、干、潮浑然一体,形成层次丰富的色阶。全画不画一人,但从山脚老树的仰视,以及山谷依山而列的茅屋,使人感觉不到境界荒寒的同时,却把隆冬季节,夜雪初霁,清晨时分,群山银装素裹,朔风劲吹,冰天雪地清冷静谧的景色跃然纸上,而且描绘得十分感人,这恐怕也是作者在追求的那种纯洁高雅吧。全幅作品布局紧凑饱满,笔墨苍润纯熟,画上峰峦环绕,山脉映带连绵,山峰笔墨简洁,长皴淡染,山石脉络向背分明。天空使用淡笔渲染,烘托山峰冒雪出云之势,加之满山瑞雪,银装素裹,寒林孤秀,物态严凝,俨然寒冬在目。远山万木压着积雪,在灰暗天空衬映下更显雪色明亮光洁。山谷几间茅屋依山而列,屋顶压着积雪。蜿蜒曲折的山路和溪上小桥皆被大雪所蔽。山脚下,似乎在流动着溪水,溪两岸零散的傲雪老树残叶未尽,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是初冬的大雪,更严寒的天气还在后面呢。

林纾不仅是著名作家兼翻译家,而且还是一名很有品位的书画家,尽管后人很少提到他的书画成就,也许是因为其画之名为其文之名所掩的缘故吧。

(摘编自《中国文物报》)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林纾用雅驯遒劲的古文将大量外国古典名著翻译为中文,译作深受人们的喜爱,他不懂外文而全凭他人口述,因而得到了“今世小说界泰斗”等称号。

B.胡适和严复对《茶花女》译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胡适评价主要是侧重小说译作的文言形式方面,而严复的评价主要侧重小说内容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方面。

C.林纾用文言的形式创作了《妖梦》《荆生》两部小说,表达对胡适等人将自己排挤出北大的不满,以此来攻击他们,泄心中愤懑。

D.林纾的《雪景山水图》成功地运用了各种墨法技巧,生动感人地描绘了山、树、茅屋、小溪、残叶在雪中的景象,在荒寒冷清的氛围中,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那种纯洁高雅的追求。E.本文分别从翻译、为人、绘画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个立体的林纾,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位民国文人的崇敬之情。

小题2:结合文本概括林纾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与不足。(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林纾的两幅画,分析林纾绘画成功的主要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有人说“思想决定成就”,但林纾固守文言,反对新文化运动,思想守旧,而最终在翻译和绘画方面成为大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小题2:①林纾翻译作品数量众多,一共翻译各国小说171种,270册;②林纾翻译小说雅驯遒劲,深受人们的青睐,影响深远;③林纾不懂外文,全靠朋友口译,难免有删节、错译、漏译之处。(每点2分)

小题3:①他摒弃一切,肆力画山水,潜心钻研书画;②绘画中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③借鉴别人画作的技法和长处。(每点2分)

小题4:观点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成就的高低。(2分)①林纾的思想守旧极大地限制了他的成就,林纾固守文言,反对白话,因而只用文言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他能用白话的形式来创作,会取得更大的成就;(3分)②在绘画方面,林纾正是学习模仿古人作品,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3分)

观点二:一个人的思想不对其成就产生影响。(2分)①林纾思想上固守文言,为文言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而正是这种固守使得他独树一帜,成为翻译界的大师;(3分)②对于绘画的创作,与思想的新旧也没有什么关系,最终成就他的是在绘画方面的潜心钻研。(3分)

题目分析:

小题1:A.强加因果,表述与原文不符,文中并无这样的因果关系。D.“在荒寒冷清的氛围中,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那种纯洁高雅的追求”错误,原文中的表述是“这恐怕也是作者在追求的那种纯洁高雅吧”,只是一种推测的语气。C.“以此来攻击他们,泄心中愤懑”说法错误,根据文本可以看出,此时林纾创作小说攻击的主要是新文化运动,而不是针对个人。

题目分析:

小题2:此题难度较小,答题范围清晰,文中介绍林纾在翻译上的成就集中在前面3个自然段,因此通过筛选、概括很容易得出答案。

题目分析:

小题3:此题结合林纾的两幅画来分析其绘画成功的主要原因,答案集中在5、6自然段,考生只要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就能概括出答案。

题目分析:

小题4: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文本通过林纾个人的事例来探究“思想与成就”的关系。但无论是“思想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还是“思想对一个人成就的高低影响不大”,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并能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即可。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