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1="4.0" kg和m2="6.0"

题型:计算题

题目:

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1="4.0" kg和m2="6.0" kg,用轻弹簧相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B左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个物块C从t=0 时刻起以一定的速度向左运动,在t="0.5" s时刻与物块A相碰,碰后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试求:

(1)物块C的质量m3

(2)在5.0 s到15 s的时间内物块A的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5/604ba64ffbf2399f0db7069fce52e2e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四)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二: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d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三: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事件一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