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敬老崇文是中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敬老崇文是中 * * 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敬老”,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 * * 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就是“明理”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 * * * * 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 * * 的文明史。

小题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文史,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小题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1:

题目分析:答题区间在第一段,可将选项带入第一段进行比较做出判断。A项缩小了崇文的内涵;C项“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明显有误;D项偷换概念。所以选B。

小题2:

题目分析:A项颠倒因果,“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B项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文化发展与盛世互为因果,可敬老崇文只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因素;D项无中生有,且只解释了敬老的目的,不全面。所以选C。

小题3:

题目分析: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的基础上,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项,“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表述不正确,从全文来看,科技与人文互为因果,完全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现代科技弱化人文精神,更多是人为因素。而且呼唤敬老崇文正是解决途径。所以选A。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2×16年1月3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不动产)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4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甲公司付出的该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600万元,已提折旧1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1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取得该项股权投资过程中甲公司另支付手续费等100万元。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甲公司取得该项股权投资时影响2×16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为()万元。

A.700

B.-600

C.100

D.20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