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 __________ were you born?” “On May 12,

题型:选择题

题目:

“ __________ were you born?”

“On May 12, 1985”.[ ]

A. What   

B. Which

C. When   

D. where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4/e848835ef013d9b7cf5fa502b5820d5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眼球好像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晶状体的曲度...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9分)在人类历史上,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 ,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分)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上述材料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有哪些具体表现?(3分)

材料三 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大国崛起》

(3)请举出20世纪符合上述材料的两个大国的名字(2分)。

(4) 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