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π3,|a|=2,|b|=1,若λb-a与a垂直,则实数λ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已知向量
a
b
的夹角为
π
3
,|
a
|=2,|
b
|=1,若λ
b
-
a
a
垂直,则实数λ=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4/7f4731cb943ac2d26ebcf76c8c900bb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第一等学问》

  ①什么是第一等学问?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这句很朴素的语言,不仅通俗地道出了深邃的哲理,而且点出了做人的第一要素。

  ②遇事肯替别人着想,不单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境界。那些功利主义者,世俗之人,凡夫俗子是绝对做不到的,只有那些超尘拔俗,心慈好善,像白求恩、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的人才真正算是掌握了程颐所讲的第一等学问。

  ③当然这第一等的学问绝非只是高人雅士们的专利,只要具有一颗仁厚之心,一颗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为他人想一想的平常心,无名小卒,平头百姓也同样可以学得。学会辩证看问题,你就会发现,你为别人着想。别人同样也会为你着想。常言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讲的就是这个理儿。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提供别人光明,帮助别人。如此一来,别人也就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我们且不急于给这位盲人戴上顶高尚之人的高帽子,但他确实称得上有思想、懂得人生哲理的人。

  ④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别人帮助,这一点不要说人类,就是在动物界也是如此。达尔文经多年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有同类互助的表现。如果说同类互助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本性,那么为别人着想则是人类历经磨难,抗争自然,战胜自身的美好品德的升华。你为别人着想或许并不希冀得到等价的回报,然而使你料想不到的是,越是这样恰恰越得到了回报。慷慨无私地为人着想,就像播种,总能看到收获,尽管这种收获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有良心重情义的受益者终究会把爱的种子珍藏于心,直到永远。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围绕中心句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盲人的故事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句与“助人”有关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出卖人)与乙(买受人)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总价款200万元,乙支付定金50万元。后甲只如期供应给乙一半数量的货物,剩余部分无力供应。乙要求甲双倍返还定金100万元,甲不同意,双方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A.本案中,所交定金50万元可充抵50万元货款

B.本案中,所交定金50万元可充抵100万元货款

C.本案中,所交定金50万元可充抵90万元货款

D.本案中,所交定金50万元可充抵70万元货款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沈庆,男,22岁,初中没毕业,性格内向、懒散、缺乏上进心。沈庆幼年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之后,父亲再婚,继母带来一位女儿,父亲和继母都没有工作,一家四口靠低保度日,生活十分困难。沈庆在上小学时,学习还不错,升初中后,由于父亲和继母对他不管不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还天天逛网吧,在网吧结交了一群“哥们”,由于没钱上网,他负责看管“哥们”的财物,以此从“哥们”那边蹭上网时间或者和“哥们”一起上网。自从结交了一群“哥们”后,他经常彻夜不归。初二第二个学期,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结束了读书生涯,仅拿到初中肄业证书,连劳动手册也无法办理,他也不急着找工作。

[问题]


上述案例中,沈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