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短文,并完成短文后面的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的晶状

题型:问答题

题目:

阅读短文,并完成短文后面的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清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晰.

(1)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2)根据上文,你认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填以下选项).

A.0~10cmB.10cm~25cmC.10cm一极远处D.0~25cm

(3)同学们照镜子时离平面镜的最佳距离为______.

(4)老年人在读书看报时需戴上老花镜,而他们在看远处景物时(如走路)都要将老花镜摘下来,这是因为______

A.不习惯B.为了爱护眼睛C.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反而看不清楚D.为了形象好看.

答案: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2)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3)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cm,所以同学们照镜子时离平面镜的最佳距离为25cm.

(4)因为老年人带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有些老年人在看书或看报时,需带上老花镜,而他们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却要将老花镜摘下来.

故答案为:(1)焦距;像距;(2)C;(3)25cm;(4)C.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一个数据库STSC,其中有数据库表STUDENT、SCORE和COURSE 利用SQL语句查询选修了“网络工程”课程的学生的全部信息,并将结果按学号降序存放在NETP.DBF文件中(库的结构同STUDENT,并在其后加入课程号和课程名字段)。 2.在考生文件夹中有一个数据库STSC,其中有数据库表STUDENT,使用一对多报表向导制作一个名为 cj2的报表,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中。要求:选择父表STUDENT表中学号和姓名字段,从子表SCORE中选择课程号和成绩,排序字段选择学号(升序),报表式样为简报式,方向为纵向。报表标题为“学生成绩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