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偶然与必然 工

题型:材料题

题目: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

材料2: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3: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材料2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2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写作思路示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两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其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的本质。“两种文明碰撞”的观点是站在全球文明的角度。

(3)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理由参考观点一;建设性:理由参考观点二。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008A.doc,其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学年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第一学年 596 128
第二学年 624 156
第三学年 612 188
第四学年 580 188
[文档结束]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①在表格的最右边增加一列,列标题为“总学分”,计算各学年的总学分[总学分=(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2],将计算结果填入相应单元格内。
②将表格中全部内容的对齐方式设置为中部居中。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