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国画的“气韵” 中国画的“气韵”之说,始自六朝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国画的“气韵”

中国画的“气韵”之说,始自六朝南齐人物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提出“画有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转移模写。

从此,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成为中国画根本性审美标准。谢赫是人物画家,人物画之“韵”来自于所谓魏晋风度,也即当时的人伦鉴赏标准,指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而这种美流注于人的形相之间,从形相中可以看得出来,把这种神形相融的韵,在绘画上表现出来,即是“气韵”的“韵”。

六朝以后,原来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山水景物终于成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对象山水画勃兴,产生了唐末荆浩的《画山水录》,荆浩将谢赫的“六法”分析、整理,提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六法”之“气韵”与“六要”之“气、韵”实际上打通了人物画与山水画的界限,以人物画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山水画的价值标准,或者说以山水画的价值标准来深化人物画的价值标准荆浩《画山水录》:“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当代学者伍蠡甫在《中国画论研究》一书中解释:气——画家有度物取真的认识力或审美水平,它便随着笔墨的运使而指导着创作全程——这个贯彻始终的“心”力或精神力量,称为“气”;韵——风韵、韵致的表现,时常是隐约的、暗示的,并非和盘托出。

中国诗歌、音乐、书法、雕塑等皆讲究“韵”。当代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其《中国音乐的神韵》一书中指出,“韵”是中国艺术最高之美,相对于“意境”,它更加贴近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和审美范畴。中国古琴的音迹是抛物线型的,这种抛物线型的音迹不可分析、解剖,其运行轨迹牵引着你去追寻、去探究、去捕捉,但又总是捕捉不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正是在这种追寻、探究和捕捉中获得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

刘承华先生关于古琴音迹的论述使我们想到了中国书画的“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但是“线条”里有“气”有“韵”,线条运行过程中的方圆粗细、浓淡燥湿、转折顿挫、中锋侧锋等等讲究中都暗含“阴阳”互补之道,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线条”对应于水墨画中的“笔”(用笔),但从广义上讲,以毛笔或其他工具运墨、用墨时,还是构成“线条”,因为一块块的“墨”连袂一气就是朦胧起伏的线条,因此是谓“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线条”如同音乐中的抛物线音迹一样本身就有“韵”——通向玄远,同时这种以水墨构成的线条本身在色相表现上又颇具“气韵”——通过运笔的各种讲究,再加上中国画坚持以水墨为正宗,以“墨”的色相以示玄远、深微,三种条件加起来,我们可得出结论: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因为“韵”通向“抛物线”(线条)所指引的玄远之境,韵是气的依归。

古人认为“气韵”难求,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气韵”生动效果的取得,有难易程度上的区别,而且它还要求一幅作品的方方面面皆不得马虎,按照“一画”理论,“一画落纸,众画随之”,如果“一画落纸”,中间在用笔、用墨、物象、布局、题款、用章任何一方面,一个局部出了问题,也就破坏了整幅作品的“气韵生动”的格局。最要命的是创作主体在起笔绘写之前,并没有掌握那“一画之洪规”,那么他下笔以后,一笔不到,笔笔皆不到,则无可救药。

小题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出国画重视“气韵”的一项是

A.人物画之“六法”中,“气韵生动”为首。

B.山水画之“六要”中,“气”、“韵”并举。

C.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线条”,“线条”里有“气”有“韵”。

D.“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六朝以前,山水景物通常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在画中出现。

B.人物画之“韵”指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

C.广义上讲,不仅水墨画中的用笔构成线条,用毛笔或其他工具运墨、用墨时,也构成线条。

D.画家作画时,会有一种贯彻始终的“心”力或精神力量。而“韵”的表现时常是隐约的、暗示的。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作画在一笔落纸之后,其余笔画可随意布置,以创造出“气韵生动”的格局。

B.“韵”是中国艺术最高之美,和“意境”一样,都同样贴近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和审美范畴。

C.水墨画中的“线条”如同中国古音乐中的抛物线音迹一样本身就有通向玄远的“韵”。

D.当代学者刘承华先生认为,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韵是气的依归。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3/b6a93ac8d8a0fb83d236bf6a2d98fa8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C 甘肃敦煌莫高窟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而且主要是修建于盛唐时期,其壁画也主要是创作于盛唐时期,而且,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自然水...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将给水管道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承包商。该分包商在施工中的一些情况如下。

(1)大型球墨铸铁管采用原土地基。

(2)球墨铸铁管接口采用人工推人式接口。

(3)承插式铸铁管接口材料使用的石棉必须是4F有粉石棉绒。

(4)采用石棉水泥接口时,先将石棉与水泥以2:7比例干拌均匀再加水,加水量适中,分别用四填八打方式,层层填打密实。

[问题]

1.逐条判断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2.哪种类型的给水管道一般采用原土地基?

3.球墨铸铁管采用柔性橡胶圈密封接口有何特性?适用于哪类管道施工?

4.承插式球墨铸铁管的刚性接口和柔性接口包括哪些类型?

5.承插式球墨铸铁管的接口材料有哪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