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已知点A(3,-4)、B(-1,2),点P在直线AB上,且|PA|=2|PB|,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已知点A(3,-4)、B(-1,2),点P在直线AB上,且|
PA
|=2|
PB
|
,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3/b069592e5c3ad3fd6d7e766fed90e26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小题1:性格特点:①勤劳俭朴;身体健康。②学历高,有真才实学;敢于冒风险。③相夫教子,且教子有方。④为人随和,性格开朗。⑤胸有成竹,不盲从。(以上特点写到任意两点,能结合文本分析即可。其中特点1分,分...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莫明其妙与真妙

王朝闻

  ①艺术与生活必须有差别,不然何必在生活之上还要有艺术。但与生活相差别的艺术,应当说是更深刻也就是更带普通性地反映了生活的。这种反映对绘画的观众或诗词的读者,是否更带普遍性,不能不通过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活动来证实。

  ②人们在习惯里,对难于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好说“莫明其妙”。我以为这四个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矛盾。这里的“莫”字,是当作“不能”解而不是当作“未曾”解来使用的。这里的“妙”字的含义,是它的反面,意即“不妙”。事实上,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的语言,有时尽管读者、听者或观众一时觉得难解,但它本身并不能因此就该受到否定。苏东坡那句“妙语嚼方得”,既反映了解与不解的矛盾——明与不明的矛盾,也肯定难解的妙语通过咀嚼而深得它是妙趣横生的作品,要比某些一览无余、索然寡味的作品经得起反复的观赏。

  ③白居易的《更漏子》,其中那“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写出妇女一夜失眼的具体状况。但那因为辗转反侧,引起了被窝与枕头都寒冷的感觉,以及作者对于这个处境凄凉的思妇的同情,不是直来直去地说出来的,所以它是经得起咀嚼的。宋人萧立之的《偶成》,写出下雨这一现象造成的因雨而不能游湖或放纸鸢,与喜雨的庄稼人在感受、感情方面的矛盾,诗人是在替喜雨的庄稼人说话。而这种倾向性的表现,好像不那么分明,细读“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这样的诗句,就可能引起唐人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的好感。

  ④米勒的《倚锄的男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论是丰富的情感内容还是作者积极的倾向性,也和上述词与诗相近,属于“妙语嚼方得”的一型,从而区别于素描的基本练习,从而区别于标语口号式,从而区别于注解生活而不是概括生活的平庸作风。貌似习作或普通肖像画的这两件作品,没有直接记录人物的各种行为,而且后者的情绪状态的丰富性,所谓“神秘的微笑”,都是以瞬间的具体描写得到概括的。正因为“多”是透过“少”来表现的,这样的形象就好比“夜长衾枕寒”那样的诗句,后有限中包含着无限。这样的形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不免产生“莫明其妙”的印象,但这不是作品自身的缺点。形象那相对意义的不确定性,正是它区别于简单的图解,因而耐人寻味,又区别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朦胧的优点。至于那些以“怪”为“新”、内容晦涩、抽象得只有作者一人理解的绘画作品,就不是真妙,而是本来词义的“莫明其妙”了!

1.请选出对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评议的“莫明其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其暗含的逻辑是:如果作品中有妙处可言,“我”一定会领悟。既然作为欣赏者的“我”难以理解,则作品没有价值。

B.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矛盾,指绘画、诗词、笑话以至日常生活语言等让读者、听众或观众觉得无法理解。

C.它同苏东坡的“妙语嚼方得”一样,指欣赏者一时不能体会某些作品的内涵,而这也正是优秀艺术作品值得肯定的。

D.它反映了“解”与“不解”、“明”与“不明”的矛盾,指作品的语言必须经过反复咀嚼、鉴赏才能感觉到它的妙趣横生。

2.对第④段中形象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别指代的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作品中某个具体形象是确定的,可感的;而形象背后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耐人寻味的。

B.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对生活瞬间的具体描写,形象背后对生活的注解则是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

C.艺术作品的形象是直接记录人的各种行为的,但人物行为背后的情绪的状态却是具有丰富意蕴的。

D.艺术作品的形象的数是少的、有限的,形象背后的情感作品的倾向性是无限的、不确定的。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充满了琐碎、繁冗和偶然性,艺术就是要通过这些“生活的碎片”展现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B.一个亲历战争磨难的人,在毕加索表现战争题材的名画《格尔尼卡》面前会茫然不解,也可说明艺术与生活是有差别的。

C.作者所举的4个例子,都是属于截取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来展示生活的本质的作品,都是令人经过咀嚼而备感妙趣无穷的作品。

D.某概括生活的作品,是对生活的简单图解,一览无余,经不起反复推敲,那么它一定比不上“妙语嚼方得”的作品。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28岁,平素月经规律,此次停经50天,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见绒毛,术后至今已3周余, * * 仍淋漓出血,4年前曾因侵蚀性葡萄胎行化疗。妇科检查:子宫丰满,前壁凸出,质软,无压痛,活动好。彩色B超检查:宫腔线清晰,前壁肌层有局限性丰富血流信号,宫腔内未见有占位病灶。

若此例尿HCG测定为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不全流产

B.月经不调

C.绒毛膜癌

D.肌壁间子宫肌瘤

E.侵蚀性葡萄胎复发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列算法,并回答问题:
(1)设串s="OneWorldOneDream",t="One",pos是一维整型数组,写出算法f32(s,t,pos)执行之后得到的返回值和pos中的值;
(2)简述算法f32的功能。
int strlen(char*s); /*返回串S的长度*/
int index(char*st,char*t);
/*若串t在串st中出现,则返回在串st中首次出现的下标值,否则返回-1*/
int f32(char*s,char*t,int pos[])
int i,j,k,ls,It;
Is=strlen(s);
lt=strlen(t);
if(ls==0|| It==0)return-1;
k=0;
i=0;
do
j=index(s+i,t);
if(j>=0)
pos[k++]=i+j;
i+=j+it;

while(i+it<=is&&j>=0);
return k;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