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查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令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作园圃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敌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1.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已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2/cee04353de3bb3608fb3c8bbab26ab6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0~3V;(2)电阻R处断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3)①②5;1.25(4)增加一节干电池(换一个电压高于3.8V的学生电源);电压表换接0 ~15V的量程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