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选自《四部丛刊》本《荆川先生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而去焉——芟:砍

B.不惜数千钱——辄:总是

C.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孑孑然:傲慢的样子

D.吾有所感矣——重:重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犹将极其力致之——资政殿学士行

B.甥为我记之——皆出于此乎

C.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京师人宝吾之所薪——家祭无忘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助对竹子生长特性及一般人对其喜好不同的描写,赞扬了任君偃蹇孤特,不谐于俗的高尚情操,流露了作者对这种情操的赞慕。

B.文章前两段通过京师之人的贵竹与江南之人的贱竹、极边远之地的人的贵竹与内地人的贱竹和内地人对奇花异石的喜好与极远之地的人们对奇花异石的轻视等三组对比,顺理成章地归纳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的结论。

C.作者应舅父任君之约为竹园写记,因此将笔墨重点落在 “竹溪园”本身的结构、布局等情况上。

D.作者对任君高尚人格的赞慕,则蕴含在对任君爱竹的描述中,更蕴含在文章结尾的“吾重有所感矣”的深沉感叹之中。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2/b10fe6cda61e4b1a182bb3564fd349d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为5个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一个循环周期内包括了2个△;(1)37÷5=7…2,即第37个图形是第8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与第一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相同是...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甲县前几年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投巨资扶持农民栽苹果树,几年过去,苹果树刀:始大量结果,但由于品种以及土壤、气候等原因,该县所产苹果个小、味酸、色泽不好,因此,苹果的销路一向不好。该县有一个佳美罐头品厂,其生产的“佳美”牌苹果罐头和苹果汁销路很好,自从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该罐头厂采购本县苹果作原料以来,销量急剧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该厂决定从外地采购原料,于是与乙县某地号称“苹果大王”的种植专业户刘金龙签订了购买苹果的协议。1997年8月,刘金龙向罐头厂交付了第一批苹果,因品质优良,罐头厂非常满意,要求刘金龙继续向该厂提供苹果。因佳美罐头厂过去是甲县苹果最大的买家,现罐头厂不购买本县苹果作原料,对于本来就打不开销路的果农,更是雪上加霜,大量的苹果无人采摘,大批的苹果烂掉,果农纷纷找到政府想办法。1997年8月底,县政府一位副县长找到佳美厂厂长,要求该厂不要到外地购买苹果,用本地苹果做原料。佳美罐头厂基于企业利益,予以拒绝,县政府于是通知工商管理部门,要求其联合相关部门上路设卡堵截,禁止外地苹果进入本县市场。1997年9月2日,刘金龙按照合同的约定向佳美罐头厂交付第二批水果1万余斤,价值5000元,在路上被甲县工商部门截住,苹果被扣下,堆放在一农民的院坝里,无人看守。至9月中旬,甲县工商管理部门才许可刘金龙将苹果运往外地销售,此时,该批苹果由于霉烂、丢失,只剩1千余斤,刘金龙损失4500元。为了使这批苹果运往外地销售,刘金龙还支付各种费用2500元,佳美罐头厂也因原料短缺,被迫停工达两个星期,损失近8万元左右。1997年10月底,刘金龙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甲县工商管理部门。佳美罐头厂作为第三人参加了诉讼。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商管理部门的行为性质如何
(2)原告刘金龙的哪些损失和费用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甲县工商管理部门予以赔偿
(3)佳美罐头厂的损失能否直接请求甲县工商管理部门赔偿,为什么
(4)对于甲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商管理部门,人民法院应作何处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