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不能判断患牙是位于上颌还是下颌时,采用哪种辅助诊断手段() A.染色法 B.咬诊 C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题目:

不能判断患牙是位于上颌还是下颌时,采用哪种辅助诊断手段()

A.染色法

B.咬诊

C.透照法

D.选择性麻醉

E.视诊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2/9173e9c05a755d55f2269a618c07d47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该遗忘的“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学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哪两种表现是“不正确的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文中的“我们”改为“你们”,表达效果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结合下面任何一则链接材料,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⑴巴金先生晚年写了《随想录》,对自己在“ * * ”中的行为进行反省,并将自己认为可耻的地方公之于众。这是对自己灵魂的无情拷问,是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有学者评论,此举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树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标。

  ⑵1971年,前西德 * * 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为了忏悔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在被德国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下跪。他那跪感动了世界,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跪。当时波兰的舆论称:“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站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A3/A4型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8岁,右眼突然视力下降三天,不伴有红痛及头痛症状,有高血压与糖尿病史数年,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否认有眼外伤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6,左眼:0.8,双眼外未见异常,双眼晶体轻度混浊,双眼玻璃体无明显混浊,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轻度隆起,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与渗出物,黄斑区未见明显水肿。

关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不妥?()

A.多见于年青人

B.多发生于老年者

C.本病常伴有全身血管病变

D.多为双眼

E.发病后1~2周后因神经纤维缺血性梗死致神经萎缩

F.多有视野缺损

G.FFA检查早期不明显

H.OCT检查可确诊

I.眼底有典型改变

J.常伴有视网膜脱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