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 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

题型:材料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 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 月31 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 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2/871bb7b996f5f49ac3d8c575f6953ea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 A 躁 睿题目分析:辨析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

博  客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2)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的敲打着一个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客,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3)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的超出人们的想象。

(4)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5)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6)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与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7)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小题1:概括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第三段中划线的“零门槛”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小题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常写博客。(  )

(2)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 )

小题4:从全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