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口算:62-17=380+60=400×9=210÷7=24×5=350-70=

题型:解答题

题目:

口算:
62-17=
380+60=400×9=210÷7=
24×5=350-70=230×3=5×10=
35×4=35÷5×4=32-32÷8=45÷(16-7)=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2/5aea96774f33e3ef2302576c851baa4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美国通过黑船事件打开日本门户。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2)“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郡仓积米五十万,陈腐不可食,主吏皆惧法,毋敢轻去,长卿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历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岁漕米至八百万,或疑其多,长卿曰:“吾非欲事羡赢,以备饥岁尔。”议者谓楚水多风波,请开盱眙河,自淮趣高邮,长卿言:“地阻山回绕,役大难就。”事下都水。调工数百万,卒以不可成,罢之。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曰:“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乃条所不便十五事,不从。

  改陕西都转运使。逾年,知庆州。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长卿凿百井,皆及泉。泥阳有罗川、马岭,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长卿访得唐故道,辟为通涂。加集贤院学士、河东都转运使,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

  熙宁元年,河北地大震,城郭仓庾皆颓,长卿尽力缮补。神宗知其能,转兵部侍郎,留再任。明年,卒,年六十六。 

  长卿无文学而长于政事为能臣性洁廉不以一毫取诸人定州当得园利八十万悉归之公既没诏中使护其丧归葬。(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方权天下事    听:听凭。    

B.之,服        鞫:审问。    

C.自淮高邮       趣:奔赴,通向

D.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        征:赋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备饥岁尔

B.郡人神明/今所行

C.嘉年少敏占对/神宗知

D.留宿其所/长卿察言无理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孙长卿“长于政事”的一组是(     )     

①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②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    

③岁漕米至八百万              

④凿百井,皆及泉

⑤城郭仓庾皆颓,长卿尽力缮补 

⑥定州当得因利八十万,悉归之公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长卿善于处理突发事件。他担任河南府通判时,营房因秋雨被毁,有人造谣惑众城中哗然。为稳定军心,孙长卿赶去安抚士兵,斩杀首恶,并夜宿军营,终使众人心安。

B.孙长卿断案如神。在他担任和州知州时,有人上诉说别人杀了他的弟弟,孙长卿察觉他所讲的不合情理,询问了他两个问题,就断定是他杀了弟弟。经审问,此人认了罪。    

C.孙长卿敢于直言。朝廷要开放茶禁,召其商议。孙长卿认为当初实行茶叶专卖,是为了西北边事购买军粮,而今开放茶禁所得不足补助购买军粮开支的十分之一,会使国用损耗,所以拒绝执行。

D.孙长卿关心民生疾苦。泥阳的罗川、马岭一带,山上有一条栈道,下临万丈深渊,路过的人惴惴恐惧。孙长卿寻访到一条唐朝时的故道,将它开辟为一条通途。

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断句不超过8处)      

  长卿无文学而长于政事为能臣性洁廉不以一毫取诸人定州当得园利八十万悉归之公既没诏中使护其丧归葬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