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孟子认为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不能说是个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种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材料2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憎恶,顺其发展,残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会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材料3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请回答:(1)比较材料l、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2)材料l、2的合理的积极因素。(3)材料l、2的共同缺陷。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1/dddb62a40b6bf29397a78b0ba098eb2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不考虑孔隙水压力K1考虑孔隙水压力K2K1/K2=1.26/0.97=1.299点评: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附录A,土石坝抗震计算,当考虑孔隙水压力时应将抗滑力的法向力扣除孔隙水压力,...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