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地方政府准备修建乡村公路网,其宏观目标定位为:“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帮助农民摆脱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地方政府准备修建乡村公路网,其宏观目标定位为:“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目标层次包括下列因素:
(1)改善农副产品运输条件,沟通与外界的联系渠道;
(2)推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上级政府财政拨款5000万元,以工代赈投入300万元;
(4)完善该地区乡村公路网的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
(5)预计用工5万人·月,用时3年;
(6)建成四级公路240公里,各类桥涵50座;
(7)由省公路设计院勘察设计,县公路局负责建设管理;
(8)由乡村政府负责征地和拆迁安置;
(9)建立乡村管理机构;
(10)乡村全年农民人均收入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以上。
根据上述分析,为编制本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表,负责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咨询工程师对本项目各层次的目标进行了分析,并用“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对纵向逻辑关系进行了检验。为了体现民主决策,当地政府要求采用参与式方法,征求有关社会成员对公路建设规划方案的意见。组织者对参与人员提出如下要求:
(1)尽可能针对关键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不要面面俱到;
(2)参与者要具有较高学历,以便发表专业见解;
(3)要求参与者以普通话作为交流语言,以便提高沟通效率;
(4)要求参与者是男性公民,更敢于表达不同意见。
[问题]

列出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分析中的层次,并将上述(1)~(10)项因素分别列入相应的层次。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0/496ff4d3042fe8f6ff36404557d4d01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4分)

材料一 孔子对晋铸刑鼎予以猛烈抨击:“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材料二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拿破仑法典明确规定:年满20岁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人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项原则否定了封建特权制,消除了等级差别。这就废除了旧法律加之于广大人们的各种政治歧视、人身束缚和苛捐杂税等。

材料四 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复查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199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民告官”诉讼中老百姓赢得胜利,更是一件令人欣慰而又值得赞赏的事情。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所谓“度”的含义以及对晋铸刑鼎予以猛烈抨击的理由。(4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有何进步之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材料四现象出现的法律制度和民众意识方面的因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制观念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