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蹒跚(pán sān) 寒噤(jīn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蹒跚(pán sān)    寒(jīn)     
B.愧(zuò)          吊(yán)
C.游(guàn)        惊(hái)       
D.(hōng)托        憧憬(chōng  jǐng)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10/2702c4773bc5efbcd1797f18d806d08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①Fe的原子序数为26,基态Fe2+的电子为24,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②Fe3+较Fe2+稳定,是因Fe3+的3d能级为3d5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故答案为:Fe3+的3d能级为3d5半...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过程: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分析教材中的曲线。提出问题:(1)HIV攻击T细胞,它主要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HIV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几个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上述材料,

回答问题:(1)这是某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免疫调节”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其显著特点是什么,试结合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简要评析。(2)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说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