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波普建筑以其()、()、诙谐幽默的语汇等突出特点迎合了当时商业文化中人们的浮躁心理。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波普建筑以其()、()、诙谐幽默的语汇等突出特点迎合了当时商业文化中人们的浮躁心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06/571dbc8529864347ab7a1eeaf2107f1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解析: 会计报表定义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字形和字体。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十三日,清廷发布上谕:“时处今日,唯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

——《光绪朝东华录》

材料二   端方(满洲贵族,清廷派遣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的密折说:“近访闻逆党方结一秘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到处游说运动,且刊印鼓吹革命之小册子。……入会之人,日以百计,踪迹诡秘,防不胜防”,仿行宪政可以“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从而“解散乱党”。        

                                  ——摘自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

材料三  康有为在国外发布《布告》说:“顷七月十三日明谕,有预备行宪政之大号,以扫除中国四千年之秕政焉。薄海闻之,欢腾喜蹈。民权既得,兆众一心,君民同治,中国从兹不亡矣。”

——摘自《中国维新报》(1906年)

材料四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发表演说,指出:“宪法’二字,近时人乐道,便是满洲政府,也晓得派遣奴才出洋考察政治,弄些预备立宪的上谕”,“照现在看来,满洲政府要实行排汉主义,谋中央集权,拿宪法做愚民的器具”,“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惟尚有一层最要紧的话,因为凡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五 “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法国孟德斯鸠将英国制度作为根本,参合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家之学。美国宪法,又将孟德斯鸠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更分得清楚……但是这百余年间,美国文明日日进步,土地财产,也是增加不已,当时的宪法,现在已经是不适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那五权除刚才所说的三权之外,尚有两权:一是考试权。……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廷预备“仿行宪政”的目的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康有为对于清廷预备“仿行宪政”的政治态度及其理由。(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反对清廷预备“仿行宪政”的理由。(3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孙中山对美国宪法的基本看法。(8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孙中山对于未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提出了怎样的构想?评议他这种构想的进步意义。(6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