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何从个性人手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如何从个性人手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

答案:

参考答案:

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1)保护好奇心。

应接纳学生提出的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应该经常鼓励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并去探索他们发现的问题。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也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有所批评,要告诉他们理由,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这样才能使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例如,在解决数学题目时鼓励他们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写作文时鼓励他们自己选题;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尝试创造活动带来的积极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拘泥于常规的答案。给学生机会进行猜测,并尽量让他们获得猜测的成功体验。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可以应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组织参观、访问,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更为鲜明、完整。

此外,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有以下程序,其功能是:以二进制"写"方式打开文件d1.dat,写入l-100这100个整数后关闭文件。再以二进制"读"方式打开文件d1.dat,将这100个整数读入到另一个数组b中,并打印输出。请填空。#includemain() {FILE *fp; int i,a[100],b[100];fp=fopen("d1.dat","wb");for(i=O;i<100;i++), a[i]=i+1;fwrite(a,sizeof(int),100,fp);fclose(fp);fp=fopen("d1.dat",【 】);fread(b ,sizeof(int),100,fp);fclose(fp);for(i=0;i<100;i++)prinff("%d\n",b[i]);}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国家中一般实行的是国家统筹养老保险模式。下列关于国家统筹养老保险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向劳动者征收一定的养老社会保险费,但大部分资金由政府财政负担

B.工薪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均可享受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C.国家统筹养老保险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国家和企业财政负担沉重

D.劳动者本人不缴纳任何费用,责任关系不明确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