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校乒乓球训练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2,13,13,1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某校乒乓球训练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2,13,13,14,12,13,15,13,15,则他们年龄的众数为(    )

A.12

B.13

C.14

D.15

答案:

答案:B

众数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数。12出现2次,13出现4次,14出现1次,15出现2次,众数为13,故选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37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火灾现已全面扑灭。截至11日晚10时,经初步统计,火灾共造成古城335户群众受灾,其中烧毁房屋242栋,还造成古城部分文物、唐卡等文化艺术品烧毁,损失惨重.

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属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核心区域,总面积11613平方公里,全县人口近15 万。境内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多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种气候、多种地理兼容并存的地方。

(1)香格里拉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6分)

(2)火灾隐患一直就是古城镇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古城镇?(4分)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是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建造

B.以属客而告之属:“嘱”,叮嘱

C.而吾亭适成适:恰好

D.岁且荐饥荐:连续,一再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为亭于堂之北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句读之不知

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洎牧以谗诛

D.越三月,乙卯乃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A.予至扶风之明年

B.以为休息之所

C.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

D.于是举酒于亭上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姓因久旱逢甘雨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故以“喜雨”名其亭,这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表现作者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

B.全文结构谨严,脉络清晰,如剥茧抽丝。语言轻快活泼,文笔淋漓酣畅,充分表现作者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

C.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以一“志”贯穿,首尾呼应,结构谨严。

D.开篇点明用“雨”命名的缘由,接着援引古人以喜为名的三个例子,这三件事不仅有趣,而且都与国家政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国计民生,而非亭名。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