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理解。 Hello!MynameisHanMei.I'maChineseg

题型:阅读理解

题目:

阅读理解。

       Hello! My name is Han Mei. I'm a Chinese girl. My English name is Kate. I am ten years old. I'm a student.

I like English. I have a good friend. His name is Danny. He is nine. He lives in the USA.      

l. Is Han Mei's friend a boy or a girl?[ ]

A. A boy.            

B. A girl. 

2. How old is Kate's friend?[ ]

A. Nine.              

B. Ten. 

3. Does Danny live in Beijing?[ ]

A. Yes, he does. 

B. No, he doesn't

4. How old is Han Mei?[ ]

A. Ten.                

B. Nine.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326/5ed281d268536c46e98fe7be99cc414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解析: 监狱和劳动教养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也就是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网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网,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第二段“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这句中的“钥匙”所指的一项是:

A.阿Q式的革命
B.阿Q的精神胜利法
C.鲁迅的杂文
D.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