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5) 将“季度销售数量情况图”插入到表的A7:F18单元格区域内。

题型:问答题

题目:

(5) 将“季度销售数量情况图”插入到表的A7:F18单元格区域内。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326/3c14d50c6c7a54b16494cf07e0124ca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系统的功能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开发之初,就要制订开发原则,企业和开发组都要遵守这些原则才能使开发工作顺利进行。开发过程中应遵守的开发原则包括:①务实原则;②重点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宣统末年,国民革命革到了苏州,清廷在江苏的最高行政长官程德全也起来革命了。他命衙役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竹杆,到得大堂屋檐下,手起杆举,挑落了几块檐瓦。巡抚衙门前,立即挂起了“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招牌。程德全宣布,革命成功!清廷江苏巡抚大人,立马成了民国的总督。

材料二 1924年初,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1911年的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材料三 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从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1)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之时的一个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请结合所学,解释“情势”。

(3)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认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旧三民主义中有何体现?

(4)根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概括当时“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主要表现。进入到21世纪,“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基本实现,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