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案情]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商场购物10余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案情]

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商场购物10余次,金额达3万余元,从未还款。(事实一)
陈某为求职,要求制作假证的李某为其定制一份本科文凭。双方因价格发生争执,陈某恼羞成怒,长时间勒住李某脖子,致其窒息身亡。(事实二)
陈某将李某尸体拖入树林,准备逃跑时忽然想到李某身有财物,遂拿走李某手机、现金等物,价值1万余元。(事实三)
陈某在手机中查到李某丈夫赵某手机号,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交20万元“安全费”。由于赵某及时报案,陈某未得逞。(事实四)
陈某逃至外地。几日后,走投无路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二与事实四。(事实五)
陈某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将自己担任警察期间查办犯罪活动时掌握的刘某抢劫财物的犯罪线索告诉检察人员,经查证属实。(事实六)

[问题]


1.对事实一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2.对事实二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3.对事实三,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包括结论与基本理由)
4.对事实四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5.事实五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6.事实六是否构成立功为什么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319/5e6dc32f27f902628fe394d447a6b65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论述题

(本题12分)2011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

议在北京召开。房价上涨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再次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些年来,针对不断攀升的房价,国家采取政策加以调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还是不能有效的抑制住房价的疯涨。2010年,我国楼市调控重拳频出,且目标直指投机性购房。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其中的调控政策十分严厉。新政实行严格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和研究制定引导住房消费、调节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和炒房。同时,增加住房的有效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的查处力度。新政实施后,几近疯狂的楼市开始应声“退烧”。特别是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推出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限购是重中之重。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材料中“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的理由。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